局地降温超10℃ 白露时节如何适当“秋冻”?一文读懂
2025-09-07 09:47 国家应急广播
一场秋雨一场寒,近期受冷空气影响,多地秋凉显现。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华北、东北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了10℃。
7日至8日,新一轮降雨将无缝衔接,南方高温天气逐步收敛,北方早晚时段凉意加重,多地最低气温将创今年立秋以来新低。
今天(9月7日)迎来白露节气,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说法,意味着自此开始自然界寒气将逐步增长,冷空气“转守为攻”。
天气转凉,不少人开始念叨“春捂秋冻”,不急着添衣。其实,适宜的凉爽刺激确实有助于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但怎么“冻”才科学适度?什么人适合“冻”?哪些部位不能“冻”?一文说清。
夏末秋初
为啥要“秋冻”?
“秋冻”是指在秋天气候变凉后不要过早、过多地增添衣服,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通过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人体锻炼耐受寒冷的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做好准备。这样的防寒锻炼能提高人体的抗御机能,对一些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起到预防作用。
但“秋冻”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
初秋、仲秋气温不那么冷的时候(如日照温度在15℃~20℃)可以适当“秋冻”,帮助人体提高对寒冷空气的适应能力。
不过入秋后早晚气温较低,需及时添加外套或长袖,避免身体受寒。当早晚气温降至10℃以下时,应停止“秋冻”。
“秋冻”≠“挨冻”
白露时节牢记三不冻
“秋冻”并不意味着盲目裸露身体“挨冻”,以下这些部位不适合“秋冻”,需要做好保暖。
▶头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