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心理咨询乱象,专家支招辨真伪
2025-09-09 14:53 羊城晚报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心理咨询机构的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没效果”,甚至咨询后孩子心理问题更严重了。比如,张美芳的外甥被指导后,重回“黑白颠倒”状态。李华的女儿,又拿起手机,进入不良群聊模式。
“一个正规心理咨询机构不太可能做出类似效果承诺。”张桂萍解释说,一方面,心理咨询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心理咨询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求助者的依从性和配合性。如果求助者对咨询师不认可或者咨询方法不适合,效果也会打折。心理咨询技术和方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咨访关系。“咨询师只是黑夜里陪求助者走路的掌灯人,这条路求助者愿不愿意勇敢向前走,取决于其决心和配合度。”
据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大都不是“突然发生”,治疗和调适也需要渐进过程。张桂萍提醒,如果家长遇到类似效果承诺,不妨要求对方在合同中进行约定,一旦出现问题,有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
如何正确挑选心理服务?
记者走访发现,心理咨询需求旺盛,一些问题家庭,甚至把此视作“刚需”。不过,在挑选服务时,家长常常因缺乏经验无所适从。
对于如何辨别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服务,张桂萍提到了心理咨询师资质。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一些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咨询师,不少处于“无证上岗”状态或者只有“心理咨询师”证,没有专业受训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