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星”到“追心”:演唱会为何能成为一座城市“行走的GDP”?
2025-09-10 12:59 海报新闻
差异化和跨界演出不仅仅是“内容更新”,它还代表了当下年轻人对传统娱乐形式的“解构”需求。在过去,演唱会作为一种传统的娱乐形式,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体验。如今,年轻人渴望的是更为开放的、能激发情感共鸣的互动体验,娱乐内容不再仅仅是娱乐产品,它逐渐成为了一种情感表达的载体,跨界演出满足了这种情感表达与身份认同的需求。
歌手大张伟鼓励歌迷Cosplay 图源:大张伟工作室
被称为“行走的GDP”,但仍需警惕行业乱象
一场演唱会激活一座城。
周杰伦“嘉年华”演唱会三亚站,岛外观众占比82%,带动综合消费超11亿元;8月中旬,时代少年团演唱会在上海举办,紧邻上海体育场的徐家汇商圈累计客流量近200万人次,总营收超1.45亿元;今年6月,五月天在哈尔滨的三场演出吸引观众超10.5万人次,其中省外观众占比近60%,直接带动消费约2亿元……
演唱会不仅带来票房收入,还可以带动住宿、餐饮、交通、购物等系列消费,被称为“行走的GDP”。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演唱会门票消费对当地消费拉动比达1:4.8,即门票1元,带动周边消费4.8元。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韩元军介绍,当前每年我国音乐旅游市场规模已达300亿左右,预计2030年将成为千亿产业。
演唱会市场持续火爆,但繁荣背后也有诸多行业乱象。从虚假宣传、演出“注水”等诚信问题,到票价乱象、“黄牛”倒卖等市场秩序问题,再到技术翻车等专业性问题,这些乱象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会影响演艺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