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职业学院师生在402个大棚里的初心与答案
2025-09-10 20:02 “潍坊职业学院”微信公众号
这句“种就会有”的玩笑,如一道闪电劈进学生们心里。我清楚看见,几个方才嬉笑的学生瞬间怔住,眼中的轻松好奇迅速褪去,凝成前所未有的沉重与沉思。
回到住处,学生们沉默许多。小焦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出神,突然开口:“老师,我们认真研究一下吧,研究这土壤污染治理,今天宋叔的话,我听得心痛。”
心痛?我的心何尝不痛。我是土生土长的寿光农村孩子,爷爷用大棚养活父亲,父亲又用大棚供我读书,让我走出农村。可如今,“金饭碗”成了“土饭碗”,村里种棚老人佝偻的身躯、龟裂的手掌,都深深刺痛着我。

沃土溯源:步履丈量,初心绽放
于是,师生重整行囊,怀揣破解土壤污染难题的决心,踏上深入寿光十五个街镇的调研征程。
两载寒暑,步履未歇,足迹遍及六十余座村庄的阡陌。无论骄阳似火抑或寒风刺骨,每逢周末假期,必准时踏入这片承载农人厚望的土地。学生们精心设计问卷,深入农户促膝长谈,于田间细致观察,累计完成两千余人次的深度访谈与实地调研。为获取一手科学数据,学生们不畏艰辛,在大棚内采集四百零二份珍贵土壤样本,详录其理化性质与环境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