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柯克之死看美国“自由”悖论:每11分钟1起枪击案,控枪为何寸步难行?
2025-09-13 20:09 大众新闻
从此,“人人持枪,天经地义”在美国获得了宪法层面的“合法性”,也为日后的血流成河埋下了伏笔。

金钱与政治:控枪为何寸步难行
而在美国意识形态撕裂的当下,枪支问题,也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法律与安全”范畴,而成为了一个划分出“我们”和“他们”的政治标签。
以查理·柯克为代表的保守派坚信,个人自由高于一切,公民有权拿起武器保护自己和财产。在他们眼中,限制购枪,就是缴械投降。即使枪支带来了风险,那也是自由必须付出的代价。
而自由派则认为,个人的自由不能凌驾于公共安全之上。当你的“自由”变成了随时可能射向无辜者的子弹时,政府就有责任介入。他们相信,牺牲一部分绝对的个人权利,换取整个社会的安全,是值得的。
讽刺的是,柯克用生命,为自己反对的逻辑提供了最残酷的注脚。他所捍卫的“自由”,最终变成了一颗夺走他生命的子弹。
而在“持枪自由”这一分裂的辩论背后,也掺杂着赤裸裸的金钱交易。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等利益集团,每年投入数千万美元用于政治游说和竞选捐款。2016年大选期间,该协会曾为特朗普团队贡献了3000万美元。金钱筑起了坚固的政治防火墙,巨大的资本诱惑下,控枪议题成为美国的政治雷区,议员们选择了集体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