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循环水”养出“富民蟹”,今年黄河口大闸蟹正式开捕,并首次出口国外

2025-09-14 06:51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9月13日,今年黄河口大闸蟹正式开捕。(□记者 任小杰 报道)

  秋风送爽,蟹肥膏黄。9月13日,黄河口大闸蟹正式开捕,早早“爬”上食客餐桌。上午10点,东营市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900只大闸蟹“坐”上专车,出口泰国,这也是黄河口大闸蟹第一次走出国门。

  从过去黄河滩涂河沟里随处可见的“毛螃蟹”,到现在规模化养殖、产值高达11亿元的大产业,一只只大闸蟹,成了老百姓的“致富蟹”。

  位于北纬37°的黄河三角洲,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成为养殖大闸蟹的理想之地。黄河口大闸蟹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特点,它们性腺发育更早,能比南方蟹提前15天到20天上市,赶在中秋、国庆双节之前就能供应市场。

  “现在二两半的母蟹,一斤就能卖到100元左右,等到节前那几天,市场更紧俏。”惠泽公司总经理王英泽说,今年公司养殖了6300亩大闸蟹,预计产量将达到160余万斤,再创新高。

  养好这些蟹可不简单。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协会会长王新军说,黄河口大闸蟹是典型的洄游生物,一生要经历22次蜕壳才能成熟,从选苗到喂养,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走在惠泽公司的养殖基地,一眼望去,整整齐齐的标准化蟹塘映着阳光,捕捞船轻轻划过水面,拉起一笼笼肥蟹。“改造后的蟹塘统一标准,一个30亩,螃蟹住得舒服,长得好。”惠泽公司生产负责人赵金山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