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事先要钱”转向“先谋事再排钱” 山东零基预算改革划定16项重点任务
2025-09-15 06:54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石绍宾提到,零基预算改革是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的必然选择,但认为零基预算仅是“压缩开支”的工具,则忽视了其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价值。
一方面,零基预算可通过对延续性项目进行必要性评估,清理长期存在的低效无效支出。比如《方案》提到,除国家有明确要求,以及基本民生等长期政策外,支出政策实施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3年。同时,零基预算通过建立排序机制,确保了有限财政资源能切实向国家重大战略、基层“三保”等关键领域精准倾斜。
另一方面,零基预算改革还可与“花钱必问效”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形成政策合力,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闭环体系。《方案》提到,推动绩效管理关口前移,聚焦“核心指标”,切实提升绩效目标与预算资金的匹配度,对重点预算支出周期性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改进管理、完善政策挂钩。部门申报年度预算时,同步提报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情况,对绩效评价排名靠后的项目取消或压减下年度预算安排。
综合施策 破除“惯性”
与传统预算分配观念不同,零基预算着眼于推动从“做事先要钱”转向“先谋事再排钱”。
“破除思维惯性是第一步。”石绍宾指出,零基预算要求跨部门统筹资金,也涉及资金重新分配,必然会遇到一些阻力。这需要在改革过程中配合建立好相应的统筹协调机制、监督问责机制,也要从技术赋能等角度全面发力,推动零基预算改革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