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尕日塘秦刻石记载了什么内容?为何能保存至今?专家解答

2025-09-15 20:37   央视新闻

  今天(15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发布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成果,考古人员日前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村发现一处秦代刻石。刻石位于扎陵湖北岸尕日塘坡地2号陡坎左下方,距湖岸约200米,海拔4306米,被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刻石究竟记载了什么内容?文字是怎么辨认出来的?为什么历经2000多年能够保存至今?

  刻石全文共37字 记载了什么内容?

  首先来看这处秦代刻石究竟记载了什么内容。据介绍,刻石的文字刻凿壁面总长82厘米,最宽处33厘米,刻字区面积约0.16平方米,距地面约19厘米。全文共12行37字,从右至左、纵行排列,每行2到4字不等,文字风格属于秦篆,保存较为完整的文字信息。其中,皇帝、使、五大夫、臣、方、采药,以及年月日等文字信息清晰可辨,小方框代表的是缺失或尚无法识别的字。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李零:简单翻译就是,秦始皇派五大夫翳率方技家去昆仑采药,翳乘坐秦始皇三十七年三月己卯日的车到达这里,翳计算来程约二百五十里。

  如何对刻石文字进行精准识别?

  文物专家通过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确认这处刻石的年代就是秦代。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如何才能对文字进行精准辨认和识别?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专家团队采用高精度信息增强技术,在没有任何接触和损害的前提下,进行数字化采集,提取出清晰的文物本体的原始图像、纹饰以及文字信息。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处理、应用,可将图像清晰度提高 40%~90%。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