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新华视点丨关于预制菜,必须厘清的几个问题

2025-09-16 06:18   新华社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缺乏快速检测手段,监管部门也难以进行有效监管。“目前监管方面没有具体的管理条例和细则,平台方也无法限制或强制餐饮商户打标。”一家平台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也有一些餐饮企业开始积极尝试预制菜明示告知。例如某品牌企业就根据实际加工情况,将菜肴分为“餐厅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三类,受到消费者好评。一些连锁餐饮企业的点单小程序上已经出现“新鲜肉类、蔬菜制作”或“央厨制作”等标识。

  问题三:防腐剂、添加剂等安全问题如何监管?

  预制菜的工业化生产流程,让不少消费者对防腐剂、添加剂等问题存在担忧。

  “总觉得预制菜有很多添加剂,担心长期吃会对身体有影响。”消费者朱先生说。

  孙娟娟表示,事实上,无论是预包装食材还是新鲜食材,餐饮操作都有对应的食品安全要求。

  渝乡辣婆婆创始人李进飞告诉记者,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发布的通知,预制菜不允许使用防腐剂,而且预制菜通过冷冻、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处理,也没有使用防腐剂的技术必要性。

  “预制菜生产中通过使用速冻锁鲜、惰性气体包装保鲜、保鲜卡等物理保鲜技术,解决了大部分保鲜需求,正规企业生产的预制菜通常都会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中部某省一家预制菜企业的负责人说。

2024年11月24日,在湖南宁乡经开区一家预制菜企业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处理食材。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