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白发针”是医学突破 还是利益下的流量炒作

2025-09-16 09:24   成都商报

  近日,一种名为“白发针”的疗法在社交媒体迅速蹿红,不少年轻人希望“打一针就能让白发重返乌黑”。

  值得注意的是,“白发针”并不是专业医学术语。9月1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主任蔡玲玲接受红星资本局的采访时称,“白发针”主要成分是腺苷钴胺,是维生素B12的一种活性形式。从医学上讲,“白发针”的说法并不科学,甚至有误导性。

  “白发针”出圈背后,究竟是医疗领域的新突破,还是流量催生的又一场概念炒作?

  现象

  花上千元打“白发针”的年轻人

  长年熬夜与学业压力,让白发早早爬上了夏微(化名)的发间。在32岁这一年,她决定去打“白发针”。

  夏微第一次看到“白发针”的说法,是在小红书的帖子里。有网友分享自己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以下简称“西苑医院”)皮肤科打“白发针”的经历。

  今年4月,夏微了解到自己所在的湖北武汉某医院也开设了同类项目,便决定去试一试。向美容科医生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后,医生表示夏微可以注射腺苷钴胺。但同时也告知她,这不是一种专门针对白发的治疗,原理是给头发增加营养,多用于治疗脱发。想要“白发转黑”的效果,可能不那么理想。

  夏微告诉红星资本局,第一个疗程,她花费了近2500元,“注射药和头皮水光一周一次,一共打了6周。”

  从她的账单来看,一次治疗分为两部分。药费占比很小,包括一支注射用腺苷钴胺和一支氯化钠注射液共29.6元;门诊治疗费占据大头,包括微针微刺、中药涂擦和穴位注射共410元。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