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发现牡丹:舍命不舍花

2025-09-16 11:59   学习时报

  从一朵花发现一个国家,马修的发现无疑是伟大的。而我对牡丹的发现虽然比起来很普通,甚至算不上新发现,但是也并不“渺小”,因为这种发现在我心里激起的情感是崇高的。对熟悉的东西的新发现,本来就使人激动,更何况,我在牡丹身上的发现,是“舍命不舍花”,还有什么比这样一种精神更让人折服的?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和命题。什么是生命共同体?就是人与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生命和情感上的联系。现在很多人看短视频常常被各种动物的行为感动得稀里哗啦。其实何止动物,植物何尝不是?在所有植物中,花类又是与人的生命和情感联系最为紧密的。《红楼梦》一首《葬花吟》,唱哭多少“梦”中人,因为她葬的根本就不是花,而是人的最美丽的生命和最美好的感情。

  万物共生命,万事同情理。有人说理论学习枯燥,学不下去,因而从心理上和情感上排斥。这是没有把理论学习当作生命共同体。我们为什么说要带着感情学?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这种发现无疑能够引起我们感情上的共鸣,这种发现的积累会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情感上愉悦的体验,所以我们珍惜这个过程,追求这种发现。理论学习最激动人心的发现就是顿悟,当然这需要不断发现、不断渐悟的积累。

  人花共情也共命。人与花,生命的展现方式虽不同,但就生命本身来讲,都是短暂的,即使贵如牡丹也不能例外,这也许就是人爱花惜花所蕴含其中的寄托。但是“要花不要命”让牡丹花有了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又让牡丹的生命成为永恒。

  作者:许宝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学习时报社原社长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