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截至去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了2800万亩

2025-09-16 13:54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撒伟 北京报道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全力推进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努力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

  9月16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国家出台了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地上图,对耕地数量严格考核问责。截至去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了2800万亩。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

  农业农村部坚定不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近些年中央持续加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期间中央累计投入超过了7000亿元,2024年中央财政亩均投入标准提高到了2000元以上,以“一平”、就是田块平整,“两通”、就是通水通路,“三提升”、就是提升地力、产量和效益,为基本标准,分区分类推进建设。全国已累计建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700多万处,水渠1000多万公里,田间道路1200多万公里。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在节本增效上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不少原来没有水源基础的“望天收”的田块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更多地区实现了大灾少减产、小灾能稳产、无灾多增产。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