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宁津县刘营伍乡:以法为基助治理 清风满乡促和谐

2025-09-16 18:50   海报新闻

  “以前村里闹矛盾,不是脸红脖子粗地吵,就是堵着村委大门要说法;现在好啦,先找‘法律明白人’问条文,再跟着干部按规矩办,既省心又不结仇!”日前,德州市宁津县刘营伍乡王营伍村村民齐连和的话,道出了乡里“普法宣传+基层治理”的新变化。在这里,普法从“单向宣教”变成了基层治理的“金钥匙”,既解群众“法律”之忧,更破乡村“治理”之难,让法治清风吹出和谐根基。

  普法IP“活”起来,源头化解治理难题

  基层治理的“堵点”,往往藏在群众“不懂法、不用法”里。于是,乡里把普法做成“乡邻爱听的戏、孩子爱玩的课”,让法律知识顺着乡音渗进民心,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

  龙潭扣碗的法治IP“法小碗”成了“治理新帮手”。“食品安全法”小贴士,让小餐馆老板主动规范进货台账;印着“倡导彩礼不超10万”的法小碗宣传单,成了年轻人婚俗改革的“活教材”。“以前娶媳妇彩礼要‘一动不动’,现在年轻人都说‘法律条文上明确了禁止以彩礼为名索取财物,咱按规矩来’,如今各村的矛盾少了,风气也正了!”乡民政办的同志说。

  方言快板更是“矛盾调解员”。“土地流转签合同,白纸黑字才放心”“赡养老人是义务,推三阻四法不容”的唱词,在村头广场一演,不少原本僵着的关系就“软”了。去年秋收,寨子村两兄弟因土地确权闹得要断绝关系,听了快板里的“土地管理法”内容,主动找“法律明白人”调解,最后按法律规定分了地,还一起种了麦子。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