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游 公众感知科技前沿新窗口
2025-09-17 09:50 光明日报
“孩子参观后,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追问‘为什么’,这种转变是其他方式难以实现的。”一位家长感慨道。
合肥的“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联合高校与企业,开发了涵盖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的近百条研学线路。学生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馆参与语音识别实验,在科学岛近距离观察“人造太阳”装置,通过实践理解科技如何改变生活。这种“学研游”一体化模式,不仅提升科学认知,更潜移默化地塑造创新思维,为未来职业选择埋下种子。
同质化现象须警惕
尽管发展前景广阔,科创旅游业仍面临着多重现实挑战。比如资源分散且整合难度较高,部分科研机构因涉密限制无法对外开放,形成资源壁垒;产品同质化现象逐渐显现,一些城市盲目模仿导致特色缺失;盈利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门票收入与政府补贴的现状也制约着行业可持续发展等。
如何突破这一困境?各地已展开积极探索,通过建立区域协同机制、深挖在地科创特色、开发多元商业形态等创新举措,正在为行业升级开辟新路径。一些地方由政府统筹,出台规划,引领科创游发展。合肥编制《合肥都市科创文化休闲旅游圈发展规划》,培育近300家科创基地,并推出“科学艺术周”“公众科学日”等活动,形成“政策+活动+线路”的组合拳。甘肃则通过“一部手机游甘肃”平台整合文旅数据,串联景区、博物馆与科技企业,打造数字化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