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游 公众感知科技前沿新窗口
2025-09-17 09:50 光明日报
还有一些地方进行跨界合作,让科技与旅游深度嫁接。杭州桐庐县与城西科创大走廊共建“特别合作园”,探索“杭州研发+桐庐制造”模式,将民宿集群升级为“科创岛”,吸引创新团队入驻。北京经开区则联合小米、蓝箭航天等企业,设计工业科技旅游主题路线,将生产线变为“网红打卡点”。
一些地方从体验创新入手,让观众从“参观”到“参与”,深入投入其中,丰富受众体验。敦煌研究院的“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空间”通过VR技术重现莫高窟壁画创作过程,游客可化身“古代画匠”参与互动;大庆市推出“石油宝藏探险家”研学项目,让学生模拟油田勘探,在游戏中掌握地质知识。这类项目突破单向科普,以参与感强化记忆点。
要让科创游真正成为科学素养的“助力器”,还需构建多方协同的生态系统:比如在人才培养发方面,需要培育既懂科技又擅讲解的复合型人才。在品牌塑造层面,要避免同质化,挖掘地域特色。如西安以“兵马俑数字体验馆”融合历史与科技,合肥则以“大科学装置”凸显前沿优势;市场化运营更需要创新思维,探索“科技+文创”衍生品开发。大庆博物馆借势冰河世纪考古发现,打造“猛犸象光影乐园”项目,通过AR交互、体感识别等技术,吸引大批游客。这些实践表明,只有通过政产学研的深度协作,才能让科创资源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的科学启蒙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