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充电服务费不能成了“糊涂账”
2025-09-17 13:11 大众新闻客户端
根据相关规定,居民住宅小区充电设施执行“居民生活用电”类别中合表用户电价,现行标准为每千瓦时0.555元。但是,服务费却成了推高充电成本的无形之手。
在济南市洪家楼商圈,几家不同品牌的充电桩并排而立,扫码后显示的收费标准也不一样:有的在扫码页面标注“功率分档”“时段定价”等方式;有的仅标注“基础电价”,未提及服务费;还有的仅显示总费用,未明确标注电费与服务费分项标准的细则。
“同一条街,充同样的电,差价能有两三块,根本搞不清怎么计算的。”外卖骑手李先生每天要充两到三次电,对这种价格乱象深有感触。
收费模式变化 车主有“涨价感”
充电服务费主要覆盖哪些服务项目?为何居高不下?记者采访多家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发现,在现行市场模式下,服务费成为了企业回收前期投资的主要渠道。
这背后是充电服务费与成本投入的深度绑定——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的充电桩采购、车棚搭建等硬件投入,到运营期间的设备维护、保险保障等持续性支出,再到人工巡检、故障处置等运营成本,最终都体现在每一笔充电费里。
山东米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收取服务费需要考虑这些因素,我们的设备有成本。”
对于服务费高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的价格是根据附近区域的市场价格综合制定的,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价,调价时间并不固定。
但是,当问及服务费具体定价依据时,多家运营商单位避而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