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迟到的影像,长存的铁证:电影《731》上映,重探“鲁西无人区”

2025-09-18 07:02   大众新闻

  9月18日,电影《731》在全球多地上映。影片聚焦抗战胜利前夕,在哈尔滨平房区秘密开展细菌战研究,并以活人进行惨无人道实验的日军731部队,直面战争中最晦暗的角落。

  731部队的罪恶,只存在于影片中的“平房区”吗?那些从实验室走出的“恶魔”,又曾在中华大地制造了怎样的人间炼狱?今天,就让我们借由这部电影,去推开一扇名为“鲁西细菌战”的沉重大门,重探那段深埋在齐鲁大地、被刻意制造的“大屠杀”。

  —银幕之外的血泪之地—

  1500平方公里成为“无人区”

  1943年秋,日军发动“十八秋鲁西作战”行动。这场由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策划、731部队创始人石井四郎直接指导的大规模霍乱细菌战,将731部队的理论研究,变成了华北平原上一场真实的灾难。

  准备工作从当年4月已经开始,日军秘密召开会议,石井四郎明确提出“无视国际影响,使用大量细菌武器”。随后,驻华北细菌部队开始加紧生产以霍乱菌为主的生物武器。战犯长田友吉后来供认,当时仅一个培养室的设备“就可以一次把全世界人类杀光”。

  1943年8月,久旱的鲁西地区普降暴雨,卫河水位暴涨。一场“天灾”与“人祸”的结合被精准地制造出来。

  他们的战术极其恶毒:日军一方面利用飞机和地面部队,在卫河流域及鲁西、冀南各县投撒大量霍乱细菌;另一方面,他们掘开卫河、漳河等多处河堤,人为制造洪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