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山东城市发展的“密码”:以人为本、颜值品质、精细智慧

2025-09-18 07:05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山东在地下管网、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看不见的工程”上发力:城市供水、燃气普及率及污水集中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超过99%;2012—2024年累计更新改造各类地下管线8.8万余公里,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稳定运行;建成海绵城市近3000平方公里,全省建成综合管廊1029公里、规模居全国首位……

  这些扎实的“里子”工程,默默支撑起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的“面子”。

  治理升级:智慧元素深度融入城市管理

  城市治理,关乎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山东深化治理创新,以精细化、智慧化破解“大城市病”,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

  红绿灯实时感知车流量,门禁系统自动识别身份,供水水质实时监测,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智慧元素正融入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让治理变得更高效、更人性。

  在济南,全省首个城市级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整合了智能建造、智慧物业等多类应用,形成“数字孪生城市”雏形;全省16个设区市全部建成“城市大脑”,14市入选中国数字百强市,数量居全国第一。

  制度创新让服务更贴心、更温暖。

  山东在全国率先建立“一委一办一平台”城市管理体系,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制定25项精细化管理标准,建成城管工作站3900余个、服务窗口4200余个,基本实现城市管理进社区全覆盖。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