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枣庄石榴的艺术之旅

2025-09-18 09:47   齐鲁晚报

  “2011年刚开始做石榴盆景时行情好,那些几十年、上百年的大桩盆景特别好卖。”基地负责人马超说起最初的光景,语气满是对过往的感慨。在马超的记忆里,十年前,大型石榴老桩是市场的“香饽饽”,可随着时间推移,变化悄然发生。老桩资源愈发稀缺,同时,越来越多人喜欢小巧、易摆放的盆景,市场风向慢慢偏向“小而美”的石榴盆景。

  觉察到这些变化,马超带着团队慢慢调整方向,把重心放到了小微盆景培育上。“小微盆景是咱们自己人工繁育的,从石榴树上剪枝,扦插到地里育苗,长出小苗后再慢慢塑形。”他指着一盆造型精巧的盆景介绍,一棵小苗要先在地里长1年,等枝干有了基础形态,就用铝线轻轻缠绕,一点点弯出想要的造型,固定好后再在地里养3-4年,让枝干长结实、定型,最后才能上盆修剪。这一路下来,需要近5年时间,每一步都得细心照料,才能让小小的盆景尽显灵气。

  为提升盆景的艺术价值与市场竞争力,培育团队在品种创新上不断突破。在基地的一角,几盆开着粉色花朵的“粉精灵”格外惹眼——这是由白石榴与红石榴变异培育出的稀有品种,独特的粉色花瓣在石榴品类中极为罕见,使其成为盆景中的“艺术珍品”。“普通石榴苗仅几元一棵,‘粉精灵’小苗能卖到100多元,成盆的艺术品更是能卖到三四百元。”马超小心翼翼地捧着“粉精灵”,眼中满是对这件“作品”的珍视。除了“粉精灵”,基地还培育了“血宫灯”“紫宫灯”“花旗”“玛瑙”等近20种稀有品种,这些品种以观赏为核心,花多果密的特质让其在艺术呈现上更具优势,完美契合小微盆景的定位。

  每年卖出20多万件盆景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