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以城之名:一场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2025-09-18 10:27 姬望平
6月,济南针对数字经济、青年科技、银龄和种业四个细分领域,出台了专项人才政策措施。这种差异化、精准化的政策支持,体现了济南对人才生态多样性的深刻理解。
在数字经济领域,济南实行数字经济企业家培育导师制度,选聘知名企业家为新生代企业家提供指导咨询。对青年科技人才,济南每年遴选10名左右优秀青年创业人才,给予一次性50万元资金支持。
对于银龄人才,济南适度放宽了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年龄限制,鼓励退休医疗专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坐诊、讲学、培训。在种业领域,济南首次将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副首席科学家和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人纳入人才分类认定范围。
校地融合:双向流动、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济南充分发挥省会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动校地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校友经济,深入开展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导师)选派工作,建立高层次产业领军人才校地企共引共用共享共服机制。
这种协同创新理念不仅在校地融合领域成绩显著,在节会活动立体发力方面更是结出硕果,逐步构建起“一节一赛、一会一礼、一校一行+海右人才传播矩阵”的“6+1”人才招引体系。2024年,济南常住人口增速翻倍提升,新增青年人才超过15万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87.5万人。
金融支持:耐心资本、大胆投资、长期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