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锁座”,优质座位要加钱?服务细分不能如此“套路”
2025-09-19 06:23 半月谈微信公号
先按座舱等级售票,再在旅客值机时基于付费选座业务“锁座”,这样的“细分服务层级”合理吗?
近年来,部分航空公司推行“大比例‘锁座’,付费解锁”的值机套路,引发了旅客的质疑和不满,还愈演愈烈成了“行业惯例”。据媒体报道,一些航空公司线上值机选座时,约300个座位只有十几个免费,大都是后排中间位置。若想要选择靠前、靠窗等优质座位或者连坐的座位,则需要额外花费几十到几百元不等的选座费用,或用同等里程兑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航空公司通过开发更多增值服务来提高收益本无可厚非。然而问题在于,当基础服务被过度拆分,本应包含在票价中的合理权益被额外标价,这就从合理的市场细分滑向了变相的捆绑销售。航空公司将原本属于航班基础服务的座位选择权拆分为付费项目,实际上削弱了消费者已经支付对价应获得的服务内容,构成了对消费者权益的隐性侵害。特别是当航空公司利用其优势地位,将大多数较好座位设置为付费区时,消费者面临的是“要么多付钱,要么接受差座位”的强制选择,这显然有违公平交易原则。
线上值机选座本是方便旅客、提升效率的便民之举,如今却成了一些航空公司变相收费的筹码。“锁座”或许能带来一时收益,但失去的则是消费者的信任和行业的未来。若一家航司采用不合理的经营方式而不加以制止,就可能促使更多航司效仿,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监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及时出台规范指引,防止航空公司滥用自主经营权,莫让“锁座”成了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业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