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邱光平丨“天堂”圣境构建对话的精神空间,引发对生命终极价值的思考

2024-08-19 15:16   文化视界

历史文化资源重要的不是一种外在形式、语言或者符号,而是思维的方式,一种与文脉相连的心性。毫无疑问,邱光平作品叙事与言说方式很中国,如拟人、比喻、抒情、写意,但是他的立场与视角是当下的,他把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与当下人的一种心性与感悟悄然地融为一体。马作为他心性与观念意识的表征,此马非马,画家的意图在禽兽的形象中畅快地透溢出来。邱光平作品中的透溢出来的那种忧患、悲怆、崇高的意味与当下许多艺术创作过度沉溺于日常生活图景的表现,渲染世俗感情欲望,过度张扬价值虚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不能否认,在这个消费至上的时代,对物的渴望与崇拜已经消解了人们对精神家园构建的热情,在欲望的肆意放逐中沉迷,在肉身的肆意表现中陶醉,不仅是一种世俗的图景,也是当代艺术图像世界弥漫的一种气息。关于精神与灵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之类的终极问题的叩问与思考似乎已经不合时宜,至少已不再被更多人所关注,于是,流俗图像与时尚符号的制作,不经意地已成为“当代”的重要现象,叙事的浅表化、意义的中性化、价值的虚无化、视觉的零散化、语言的平面化似乎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常态和格调。我们理解结构主义对罗格斯中心主义反其道而行之,所倡扬质疑、反叛、否定、颠覆、重构的精神价值,但是,反其道而行之,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有新的思想与精神构建,至少在中国许多“当代”艺术图像中,没有让人感悟到质疑与批判的勇气和反叛与超越的精神力量,而更多是与世俗感性欲望的深度粘合,“前卫性”与“流俗性”悄然合盟,在一味认同与沉湎现实中,精神家园的毁灭感日渐深重。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