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望岳谈|人这一生,为什么得去一次泰山?

2024-10-05 10:17   大众新闻

  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正义》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泰山研究专家、泰山学院教授汤贵仁说:“泰山是古代皇帝与天地对话的地方。”

  历史是一条长河,今天和过去上下连接。如今的人们只有亲临泰山,才能透彻了解中国“二十五史”背后的“密码”。

  不登泰山,就不能透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文化”和“自然”这两个词的界定恰如其分,将“自然”和“文化”这两个词联系起来,有一个古老的中国哲学名词——天人合一。

  据考证,“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是由庄子所提出的,而《易经》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把人放在中心地位。汉代著名大儒董仲舒把“天人合一”思想推向顶峰,发展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泰山便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泰山封禅文化所蕴含的,也反映在经济、社会、个人修身、医学等众多领域。

  因为泰山高大,远古的人很早就对其产生了自然崇拜,即将泰山人格化或神圣化并崇拜之,像传说中的黄帝及其后的尧舜禹时代的“祭岱宗”和拜祭泰山活动,就是因为泰山高大的“自然性”而产生的崇拜活动。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被汉武帝接受之后,泰山逐渐演化为儒家所定义的政治文化高山,成为“天人合一”的寄托之地。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