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小风筝如何“飞”得更高

2024-10-07 14:58   "国际商报"微信公众号

  近日,由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主办的中央媒体青年编辑记者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在山东启动。活动期间,国际商报记者走进“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潍坊市坊子区王家庄子村,实地调研了当地风筝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历程。透过当地高质量发展的风筝产业,带领读者一览产业兴旺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聆听新征程上开放中国迈出的铿锵步履。

  土村庄飞出“金凤凰”

  乍看之下,王家庄子村与寻常村庄别无二致,但仔细观察便可发现,这里的道路两旁林立着五花八门的风筝厂招牌,令人目不暇接。记者随机走入路边的一家风筝厂,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在缝纫机的转动声中,工人们正忙碌地赶制着订单,蝴蝶、老鹰、燕子等造型各异的风筝在他们娴熟的操作下接连诞生。用不了多久,这些风筝就会发往海内外市场。

  王家庄子村位于潍坊市坊子区坊子工业发展区,最早生产各种竹制品,在当地小有名气。随着潍坊国际风筝会的举办,王家庄子村民抓住机遇,陆陆续续开始接单制作风筝,村里逐渐聚集了200多家风筝企业,全村4700多人口中超过一半从事风筝产业,这也使得该村发展成为潍坊规模最大的风筝加工出口基地,被誉为“中国风筝第一村”。

  在村里,记者见到了48岁的风筝手艺人王兴胜,他正用竹条编制着一个“龙头”。从年少时跟着老师傅学习扎风筝,到如今一家三口齐上阵共同从事风筝行业,30余年来,王兴胜潜心钻研传统风筝扎制技艺,醉心琢磨风筝造型设计,风筝早已成为王兴胜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