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难防的“大数据杀熟”:不同手机差价不同、多次浏览价格上涨、高级会员更容易中招

2024-10-23 17:11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李子骄 编辑 朱晓冲 报道

  在数字化时代,大数据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购物、餐饮到旅行、娱乐,大数据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然而,随之而来的“大数据杀熟”现象,也惹得消费者频频吐槽。

  “‘双11’红包为什么只有我领不到”“同一平台、不同账号的套餐差价有十几元”“开个会员视频,发现朋友比我便宜几元”……近日,随着网络购物狂欢节的到来,不少网友为自己受到的“不公遭遇”发声,“大数据杀熟”的问题再次受到关注。

  为何 “千人千价”的现象缘何屡禁不止?“大数据杀熟”有何新套路?消费者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请看海报新闻记者调查。

  消费者吐槽,自己被大数据“算计”了

  “同一款乳液套装,用其他人的账号购买,显示是1570元,用我的账号购买,显示是1830元,足足相差了260元。”近日,张女士向海报新闻记者反映自己遭遇了“大数据杀熟”:“我开通88Vip会员已经4年了,几乎每个月都会在淘宝网购,没想到自己买的东西反而比别人贵。”

  张女士还发现,今年“双11”活动期间,自己领到的购物券也格外少。“满2000元减280元的美妆券,平台直接给我非会员的朋友发放了,但我从任何通道进入就是抢不到。真的是区别对待,套路满满。”张女士把情况反映给了客服,得到的回复却是“平台随机发放”。

  “太夸张了!同一款吸管杯,我们同一个宿舍的同学打开购物页面,价格有19.9元、24.9元、27.9元、28.9元、33.9元,而我是最贵的。”某网络购物平台10年的资深用户陈女士质疑,“是平台根据我的搜索记录和历史对价格进行了调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