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直播间珠宝鉴定证书制假乱象
2024-12-11 16:47 央广网客户端
肖先生称:“他们卖的是这种碳酸盐玉,说白了就是和田玉伴生矿一类的,它这个玉质达不到出和田玉真正证书的要求,但人家的东西在小机构就能出了这种证书。当时商家不给我退货,所以我就又自己去做了一次证书,和他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去年12月,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珠宝网络直播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珠宝首饰类消费投诉增幅较高,虚假宣传、宣传隐瞒等问题尤为突出。
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总监陈旭辉介绍:“我们把珠宝行业网络直播消费维权的舆情问题分成了三大类,分别是营销宣传问题,售后服务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虚假宣传方面的数据,在全部数据中的占比是39.34%,涉及宣传隐瞒的问题占到了11.95%。”
虚假宣传的问题中就包括夸大、诱导价值、胡乱估价等行为,在专家们看来,鉴定证书的“加持”则让这种虚假宣传更难以辨别。
电商平台及二手闲置平台均有提供证书制作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