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高速事故调查结果未出,疑似“水军”搅乱舆论场?
2025-04-07 10:56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金瞳 青岛报道
2025年3月29日,一辆搭载NOA(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小米SU7标准版发生严重事故,车辆撞击后起火致3人死亡。
时隔一周,在调查结果尚未公布的情况下,这场悲剧在网络上的讨论却开始“变味”,事故后各社交平台涌现大量标准化评论的异常现象,在对智驾的质疑之外,更将小米汽车推向“操控舆论”的争议漩涡。
事故细节与公众质疑的错位
根据小米官方通报,事故发生时NOA系统检测到前方施工障碍物并发出警报,驾驶员在2秒内接管车辆但未能避免碰撞,最终以97km/h撞击水泥护栏。然而遇难者家属在社交平台控诉“车门锁死无法逃生”“电池爆燃致二次伤害”,与小米公布的“配备机械把手”“电池防护达标”等声明形成直接冲突。这种技术解释与生命追问的撕裂,在短视频平台#考编女孩的最后一程#等话题下被放大,单日播放量突破1.2亿次。
监测数据显示,事故相关讨论中“数据真实性”“责任归属”成为核心争议点。小米虽提交行驶日志,但拒绝第三方机构介入验证的操作,被舆论质疑为“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种数据解释权的垄断,与应急管理部“智驾不等于自驾”的警示形成呼应,暴露出行业监管的真空地带。
水军疑云:标准化话术的历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