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为什么总喜欢“嗯”一下?
2025-04-12 20:43 中国新闻周刊
在湖北文旅抖音官方账号,以“嗯”为BGM制作的武汉园博园十二花神短视频,抖音播放量超1000万次,点赞近17万。“湖北人高冷,喜欢说嗯”一时成了网络热梗。

图源:抖音@湖北文旅
问题又来了,“嗯”怎么和高冷挂钩了?在互联网上,确实也有网友表示“看DeepSeek说‘嗯’,总有一种淡淡的敷衍感”。就连DeepSeek自身都认为“嗯”可能没那么亲和了。
图源:DeepSeek App截图
嗯,为什么变高冷?
说“嗯”高冷,其实常见于网络交际环境中。
比如,知乎盐选文章《网络聊天时,看到这些信号表示你该闭嘴了》就提到,“嗯、哦、啊”等语气词在网络交际环境中常被视为冷漠、高冷。
从“嗯”自身找问题,“嗯≈高冷”这种说法,不乏合理性。
一方面在于“嗯”给的情绪不够多。
在开篇殷治纲与李爱军的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了汉语普通话自然口语对话语料库CADCC的部分数据作为实验语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从“嗯”“啊”类话语标记的情绪极性看,以中性情绪为主;从情绪激活度看,以低激活度为主。
虽然中性情绪、低激活度并不等于高冷。但在网络交际环境,若碰上“这边还在肺腑之言,对面却给了个轻描淡写的‘嗯’”这类情况,说“嗯”一方未提供对等的情绪,“嗯”自然让人觉得敷衍、高冷。
另一方面,则可能在于“嗯”里的意思又太多。如前所述,2—3岁婴幼儿都能用“嗯”表达各种意思,更别提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