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我国三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背后的含金量有多高?

2025-04-18 06:18   央视新闻客户端

  眼前这些秀美的文字,就是曾侯乙编钟上自带的音乐理论档案文献。您看,编钟上的这个“宫”字,它可不是宫殿的“宫”,而是指一个音阶。

  “宫”“商”“角”“徵”“羽”这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在曾侯乙编钟上共发现的3755个铭文,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存世的公元前5世纪长篇系统音乐理论文献,记录了“一钟双音”等中国先秦乐律体系。

  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教授 谭军:从演奏形式上来讲的话,如果是“一钟一音”,那么我们在演奏过程当中就会带来很多的不方便,你比方说它如果是这样排列的话,它至少要8个钟要排列,现在如果是“一钟双音”的话,我只要4个钟就完成了。

  集造型美学、铸造技术和完整音律记录为一体的曾侯乙编钟,改变了人们对于中国先秦乐律学水平的认知,也让世界聆听到了来自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智慧。

  湖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 曾攀:这种“一钟双音”导致了曾侯乙编钟上一共可以等于发出至少128个乐音,这128个乐音在中音区的部分是十二律俱全的,类似我们今天的钢琴上的12个键,它全部都有7个白键和5个黑键,这个是在全世界的乐器当中,是最早的记录十二律的乐器。

  接力奏响 让千年编钟“潮”起来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