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座核电废物集中处置场:地处戈壁滩,满足百年处置需求
2025-04-23 15:41 海报新闻
目前龙和处置场正在陆续接收来自核电厂的低放废物,通过持续的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处置场周围的环境状况与接收废物前没有明显的差别。
针对高放废物处置,刘璐解释说,核电站运行产生的绝大部分高水平放射性物质都在乏燃料里,就是在核电站堆芯里“烧完”的核燃料。乏燃料从反应堆的堆芯卸出以后,首先会在乏燃料水池中冷却数年,再送往专门的乏燃料干式贮存设施进行长期贮存。我国实施闭式的核燃料循环政策,这些乏燃料还不是废物,它还要经过后处理,提取有用的核材料之后,剩余的高放废物才会进行深地质永久性处置。我国核电站总体运行的年限不长,平均年龄还不到10岁,每个机组都配套建设了乏燃料水池,部分核电基地也已建成多个乏燃料干式贮存设施,可以满足我国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的贮存需要。
“我国正在开展商用后处理厂的论证,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研究也已进入地下实验室的建设阶段。”刘璐强调,高放废物从产生到处理、处置的各个环节都有极其严格的安全要求,生态环境部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直到未来处置设施关闭后还要进行安全监护,确保高放废物的长期安全性,绝不增加子孙后代的负担。
责编:姜雪颖
审签:魏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