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四个手机三个价格”:是“大数据杀熟”还是“差异化营销”?
2025-04-30 14:44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金瞳 青岛报道
2025年4月起,瑞幸咖啡因“同品不同价”的消费者投诉陷入舆论漩涡。不少用户反映,同一商品在不同账号中的价格差异显著,其中高频消费用户反而定价更高。这一现象引发了对瑞幸是否利用大数据“杀熟”的质疑,也再次将算法歧视、数据滥用等议题推向公众视野。
一杯咖啡,四台手机,三个价格
一名南京用户在社交平台晒出订单截图,称其在瑞幸线下门店购买的生椰拿铁价格比同事高出6元,且作为“咖啡自由卡”会员并未获得任何优惠。随后,更多消费者参与比价测试,结果显示:非会员账号的新用户可领取9.9元优惠券,但高频用户的常规定价普遍超过12元,部分商品甚至达到13.9元。
有媒体记者测试发现,同一款生椰拿铁在不同账号的瑞幸小程序上显示价格差异显著,四个账号分别标价为9.9元、10.9元、10.9元和13.9元,其中消费频次高、积分等级为“黑金鹿”的账号价格最高。
针对质疑,瑞幸门店工作人员解释称,价格差异源于不同账号的优惠券及门店活动差异,并强调“同一商圈不同门店定价可能不同”。官方客服则否认“点单越多价格越高”,称优惠券随机发放,与消费频次无关。
“大数据杀熟”还是“差异化营销”
面对舆论压力,瑞幸官方回应称“不存在大数据杀熟”,并将价格差异解释为优惠券的“随机投放”及“差异化营销”。其声明强调,平台根据用户活跃度、地理位置、设备类型等参数分发优惠券,“优惠力度与用户消费频率无关”。然而,这一说法未能平息质疑,原因在于三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