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言|齐鲁脊梁 破浪前行
2025-05-02 17:38 闪电新闻
莱州教师杨红梅扎根村小30年,面对“农村娃搞不了科技”的偏见,她自编教材、自制教具,带着学生在废旧零件堆里“淘宝”。航模飞过麦田摘得国家级奖项时,这些孩子眼里的光,正是教育扶贫最动人的注解。
在焊花飞溅的车间里,程平用二十多年光阴,将一根普通焊条淬炼成“国之重器”的筋骨。他带领团队先后取得10项国家专利,手工氩弧焊自动送丝器填补了国际焊接界的空白。
数据显示,目前,山东全省技能人才总量突破15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400万人,全国技术能手771人,均居全国前列。
这不是偶然的数字奇迹,而是一方水土涵养的精神必然。
从鲁班“切磋琢磨”的匠心传承,到焦裕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情怀,再到新时代劳动者“把冷板凳坐热”的执着,这种精神谱系的延续,让“山东工匠”成为金字招牌。
山东模范们的奋斗实践,蕴含着深刻的“山东辩证法”。既要有“泰山挑山工”的踏实劲,又要有“弄潮儿”的开拓力;既要守住初心如磐的“根”,又要长出创新求变的“翼”。
致敬新时代奋斗者,不仅是礼赞先锋,更是召唤行动。当每个个体都能在时代浪潮中找准坐标,当“劳动光荣”的价值导向深入人心,山东这片孕育了孔子、孟子、墨子等先贤的土地,必将续写更多“后来者居上”的传奇。
文/陈一钊
责编:付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