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买一个商品让自己开心”,“情绪经济”为啥这么火?

2025-05-07 18:06   海报新闻

  这个“五一”假期,消费市场持续火热,“情绪消费”成为不少人度过假期的必备元素,也给消费市场带来了新机遇。《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指出,近三成青年受访者会为情绪价值而消费。此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报告指出,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小玩具“硬控”消费者

  次元消费成为新的“口红效应”

  “情绪消费”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受到情感驱动,追求产品本身带来的情感满足和心理慰藉,进而达成对心理补偿的行为。

  情绪消费不是噱头、伪命题,它正悄悄形成发展声势。据《情绪消费崛起:2025年市场格局与未来走向》显示,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情绪经济正从边缘走向主流。可以说,当代人的代偿需求,正催生出万亿级市场——工位上“禁止蕉绿”的盆栽、被捏到变形的解压玩具、需要扛着走的大零食、网购“爱因斯坦的脑子”……新消费热点就这样在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场景中被“引爆”。

  “潮玩消费”成了这个“五一”长假的亮点。在上海南京东路,大量游客手上都提着三个品牌的袋子——名创优品旗下的TOP TOY、卡游和泡泡玛特。根据相关报道,Alipay+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泡泡玛特等中国潮玩也吸引了不少入境游客慕名来“原产地”打卡。有消费者坦言,盲盒的吸引力在于“未知的惊喜感”,“单价几十元到百元,既能承受,又能满足收集欲”。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