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时评 | 黄河入海处 文旅弄潮时 东营“五一”答卷诠释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2025-05-08 08:47 海报新闻
大众网评论员 李彦涵
在黄河奔涌入海的壮阔画卷中,东营以2025年“五一”假期为墨,挥毫绘就了一幅文旅融合的现代《清明上河图》。123.28万人次的游客洪流与15.89%的增长曲线交织,160,521辆通行车辆与87%的增幅共鸣,这些跃动的数字犹如黄河三角洲跃动的脉搏,见证着这座生态之城向文旅强市的蝶变。当我们拆解这份亮眼答卷的密码时,发现这不仅是文旅市场的单向突破,更是一场生态保护、文化创新与城市治理的立体交响。
黄蓝交汇的壮丽奇观,在这个假期化身为东营文旅的“核爆点”。黄河入海口处,“河海相拥”的天地交响尽收眼底。正如摄影爱好者张先生所言:“这分明是大地在挥毫泼墨,以黄河为笔,渤海为砚,绘就千年未有的生态长卷。”景区单日1.2万人次的接待峰值,28个省级行政区的外埠车牌,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
东营的生态智慧不仅在于守护,更在于创新转化。“赶海拾贝”与“花野慢行”交织,“槐林赏花”与“湿地观鸟”共鸣,这些生态IP的多元开发,恰似在黄河三角洲这张生态画布上点染出斑斓色彩。当传统生态游升级为沉浸式体验,当静态景观转化为动态对话,东营成功破解了“生态资源变现”的方程式,为黄河流域生态价值转化树立了新标杆。
面对汹涌客流,东营以绣花功夫织就服务网络。近两万个免费车位如繁星点缀城市,潮汐车道似智能琴弦调节交通韵律,2000名文旅系统工作人员担任的“移动服务岗”化身文旅驿站,党员志愿者日均4万步丈量出服务温度。这种“全员一线”的服务模式,恰如交响乐团中各声部的默契配合,将城市治理演绎为动人的服务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