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当村民的“万能补丁”(我的家乡我建设)

2025-05-09 07:14   人民日报

姜利红(右)帮村民挑选樱桃。

姜利红(右)和村里老人在一起。  以上图片均为姜健摄

  夜色尚未退去,大棚里已经响起窸窣的脚步声。

  姜利红猫着腰,在樱桃枝间穿梭,摘果、分拣、封箱,胶带撕拉声划破寂静——这是他凌晨4点的日常,也是樱桃季里最寻常的开场。

  很难想象,这个被晒得黝黑的小伙,几年前还穿着衬衫、踩着皮鞋,在写字楼里对着电脑屏幕敲击键盘。见识过外面世界的他,如今回到家乡——山东烟台海阳上山东夼村,成了一名新农人。

  在上山东夼村,少见年轻人,许多老年人独自生活。开网店卖水果、帮村民修电器、陪老人聊天谈心、帮忙采购生活用品……姜利红在村里打着十几份“工”,有着各种头衔,是村民的“万能补丁”。

  把根扎进熟悉的土地

  上山东夼村藏于山坳间。姜利红从小跟着父母在山间劳作,沾满草汁的石块、能捏成泥哨的湿黏土,是他童年最常见的玩具。

  少年时,姜利红常趴在山坡上,望着远处盘山公路上的汽车,看它们消失在云霭深处。“村里人都觉得当农民苦,他们总说,‘有出息的孩子得走出大山’。”姜利红说,看着父母在果园里弯腰剪枝的背影,他把“跳出农门”的话记进心里——他盼着有朝一日,能翻过这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