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淄博文化书院共建之道⑤ | “社区+书院+数字”三驾马车发力,共筑博山文明创建新生态
2025-05-09 10:00 大众网


“改造前,我们社区干部天天搬着小马扎跟居民拉家常。”大成社区书记颜旸天回忆说。17场议事会开下来,记了满满三大本建议。老工人们想留住车间的老机床,年轻人盼着有个喝咖啡的地方,还有人提议把废弃锅炉房改成读书角。

现在走进展馆,六成多的展品都是街坊邻居自愿捐出来的。1956年的党代会出席证、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张个体营业执照……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老物件,成了最生动的历史教材。“这些东西放在家里也就是压箱底,摆在这儿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过去。”捐出父亲遗物的张老师这样说。
博山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文化社区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核心载体。通过制定《博山区城市文化社区建设工作方案》,全区16个试点社区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凤凰园社区整合城市书房、四点半课堂、老街坊议事厅等功能,成为居民“想来爱来的‘新’家”;北山社区“向阳花开”矛调小屋以“拉家常”化解邻里矛盾,实现“小事不出社区”。

“德尚珑山”“邻聚新坦”“宝藏颜山”等一批社区IP,通过场景化活动激活居民认同感。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开展板凳拉呱、陶琉研学、百家宴等文化活动200余场,志愿服务覆盖困难群体帮扶、环境整治等领域。社区书记坦言:“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文化纽带让社区真正‘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