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解码淄博文化书院共建之道⑥丨沂源“四维引擎”打造“沂起乐融融”文化惠民新样本

2025-05-09 10:21   大众网

  “沂养银龄”老年学校在11个教学点开设书法、声乐等20余门课程,惠及上千名银龄学员。在富源社区书法课上,志愿者老师陈恒忠一边示范“一点一提开头要紧,一撇一捺收笔要稳”的运笔技巧,一边将人生哲理融入教学,让老年学员在笔墨间感悟生活智慧。

  “沂起成长”青少年课堂则为青少年打造了25个社区公益学习空间,重点推出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等特色课程。在和源社区,孩子们通过“非遗体验课”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家长王女士感慨:“孩子在这既学知识又交朋友,我们特别放心。”

  “沂起摇摆”形体课堂成为社区居民展示自我的舞台。从怡康社区的舞蹈班到学府社区的“莲想课堂”,居民们在律动中收获健康与快乐。“跳舞让我重拾青春!”王女士的话道出了众多学员的心声。

  最具创新活力的“沂路青春”青年夜校,构建“1+10+X”课程体系(1节思政课+10节常规课+X节特色课),目前已开设书法、街舞、国画等50余节常规课程,探索开设茶艺、户外真人CS、城市躲猫猫等特色课程,先后为600余名青年“充电赋能”。

  据统计,全县21个社区已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演出等服务720余场,惠及居民超10万人次。这种分众化、精准化的供给模式,真正实现了“全龄共享”的文化生态。

  治理融合: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治理硬支撑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