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淄博文化书院共建之道⑥丨沂源“四维引擎”打造“沂起乐融融”文化惠民新样本
2025-05-09 10:21 大众网
在东苑社区的“百姓大舞台”,每次演出活动结束后,居民们都会自发讨论社区事务,传统文化活动与民主协商相得益彰……这些生动实践印证着文化书院的双重价值——既是精神家园,更是治理平台。

沂源县创新打造“三维融合”文化治理体系,实现基层治理效能倍增。空间融合上,通过盘活红色驿站、物业用房等闲置资源,建成多功能文化阵地,年均开展文化活动650余场次,让“沉睡空间”焕发“治理活力”。主体融合上,培育200余名“文化带头人”担任网格员双重角色,既组织文化活动又收集社情民意,架起文化服务与社区治理的“连心桥”。机制融合上,创新“文化积分”制度,居民参与活动可兑换社区服务,形成“参与-积累-兑换”的良性循环。

这种立体化融合模式成效显著。怡康社区通过手工课堂巧解邻里矛盾,富源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成为家校社共育平台。正如南麻街道负责人所说:“当居民把书院当成‘第二个家’时,社区治理就水到渠成了。”
从舞蹈课堂的欢声笑语到青年夜校的思维碰撞,从“巧娘”的编织线到“云上书院”的智慧屏,沂源县以“阵地共建、人才共育、课程共享、治理共融”的创新实践,蹚出一条文化惠民的新路径。沂源县将继续深化“公益+市场+平台”模式,推动文化服务向专业化、品牌化升级,让文化书院真正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园”、基层治理的“活力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文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