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灼言|去博物馆,看的是什么?

2025-05-19 18:37   闪电新闻

  “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

  博古知今,一眼千年。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2024年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较上一年增加213家,实现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免费开放率91.46%;2024年举办陈列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51万余场,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近年来,文博深度游成为更多人的选择。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推动自身改革,不断推陈出新,在“文博热”中抓住游客的心?

  从“看物”到“看人”:博物馆里的“情感共振”。

  近年来,文博“出圈”事件往往依托深层情感共鸣。

  山东博物馆的商代亚丑钺,因其神似“海绵宝宝”的造型被赋予呆萌人格,相关文创产品销量持续走高;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沉思罗汉”因其似笑非笑的“无语”神情被网友戏称为“领先千年的精神状态”;《逃出大英博物馆》短剧中,拟人化的“小玉壶”穿越时空的归家之旅,折射出公众对流失文物的集体牵挂……青砖灰瓦间,先民的智慧正在被现代人读懂;方寸展柜中,千年文明正在被创新地传承。博物馆的功能正在从“知识仓库”向“情感连接器”升级。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