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海量财经丨跨界并购屡败屡战,慈星股份再启收购的背后

2025-05-20 17:03   海报新闻

  从市场反应看,慈星股份的每次收购公告均伴随显著的股价波动。年初收购武汉敏声前,公司股价连续两日涨幅超35%,北向资金精准加仓后又快速减持;此次收购沈阳顺义的公告发布当日,成交额达4.4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激增145%,近20个交易日平均成交额仅为当天的一半。更值得关注的是,对比慈星股份2024年末、2025年1月14日、2025年一季度末的持股名单可以发现,停牌收购武汉敏声前,一家神秘QFII突击进入了前十大股东,持股428.53万股,市值4000余万元,而重组失败后,该QFII则退出了前十大股东行列,同期北向资金也大幅度减仓。

  这种“收购预期—资金涌入—重组终止—资金撤离”的循环,引发市场对内幕交易的质疑。监管层在并购重组新规中明确要求:强化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但慈星股份过往收购中频繁出现的资金异动,或仍需监管部门进一步调查。

  标的共性:独立上市未果企业的资本救赎

  武汉敏声与沈阳顺义的共性特征显著:二者均为细分领域的科技型企业,曾试图通过IPO实现资本化,但因业绩波动或合规问题折戟。慈星股份曾公开表示,武汉敏声在2021年就有独立的IPO规划。而本轮拟收购标的沈阳顺义,则在IPO的进程上更近一步,2024年5月启动上市辅导备案,辅导券商为长江证券承销保荐公司。今年3月还在上市辅导期的沈阳顺义,到了5月却改道重组,沈阳顺义突然放弃独立IPO。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