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机器人成了“爬山神器”!专家称产业正处商业化临界点,国内市场规模今年将达42亿
2025-05-21 10:35 经济日报

今年“五一”假日期间,外骨骼机器人在安徽黄山、山东泰山、陕西华山等景区大出风头,登山者穿戴后步履轻快,轻松登顶,外骨骼机器人获得“懒人爬山神器”美称。此后,外骨骼机器人概念股在资本市场上受到追捧。不过,随着外骨骼机器人逐步渗透日常生活,其大规模商业化仍面临技术瓶颈与市场考验。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外骨骼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商业化临界点,需在人机协同技术、轻量化材料、提升续航能力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实现突破。
风口将至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设备,它既具备外骨骼的辅助增强功能,又融合了机器人的自主或半自主控制能力,能辅助行动障碍者,也可增强健康人群运动能力。”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表示,近年来,该领域技术加速迭代,应用场景从工业、医疗向消费级市场延展。
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是行业先行者之一。2021年,其首款产品“C1 Pro”在泰山试点运营,早期20公斤的笨重设计曾遭到市场冷遇。“我们通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与人工智能算法精准识别步态,重量大幅降至1.8公斤,用户体验感显著提升。”公司创始人余运波表示,今年“五一”假日期间,肯綮科技在泰山投放的500台新一代产品“π”实现满负荷运营,目前运营点延伸到了全国范围内的10多家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