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在日照港,感受“港强、产旺、城绿”的发展脉动
2025-05-21 20:36 新华社
初夏,山东日照港,泊位星罗棋布,巨轮往来集散。一份货品信息清单,记录着此刻的忙碌:从菏泽发来的平板半挂车,几周后将行驶在埃及尼罗河畔;产自临沂的线缆,20多天后将在印尼连接起各岛间的通信……
这幅火热景象,是日照港逆势增长的缩影。今年以来,面对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对全球供应链带来的压力,日照港一季度码头集装箱昼夜作业量和船舶靠离次数再创历史新高,铁矿石、原油、原木、粮食等货种吞吐量居全国前列;1至4月,日照港创造各类生产纪录20项。
在日照港石臼港区件杂货作业现场,作业人员正在进行工程车辆甲板捆扎作业。新华社记者张钟仁 摄
数字增长的背后,是一个大港以“智变”促“量变”的过程。
在港区15万吨级粮食专用泊位,粮食卸船机正向船舱内伸出钢铁“手臂”。借助横纵交错的“双螺旋”系统,船舱里的大豆如同乘坐“电梯”,通过密闭皮带输送机被送入港口粮食储运基地的筒仓中,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我们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研制出的全自主自动化粮食连续卸船机近期已经正式投用,机器的核心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作业效率达到每小时1500吨。”山东港口集团日照港裕廊公司副总经理陈周说,港区还对用于装卸货物的带斗门机实施了全自动化升级改造,实现全泊位、多机种协同卸船作业,使全流程整体作业效率提升了10%。
随着日照港综合能级不断跃升,日照正以港口为支点,撬动临港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