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蹲点报道丨凝心铸魂,山东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2025-05-22 06:59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东泓炮台上,1∶1复制的240毫米口径德国克虏伯大炮安放在原炮位,冰冷的炮口瞄向远方;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内,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一份份文献,无声地告诉参观者“历史在这里沉思”。
为保护好“凝固的史诗”,刘公岛管委会对岛上历史文物建筑实施严格保护,先后实施北洋海军提督署、丁汝昌寓所、东泓炮台、黄岛炮台等30多项重要文物修缮工程。
为了让沉寂的历史复活、让冰冷的文物发声,讲解员们担任起了“历史的敲钟人”,对30多万字的讲解词不断深化提升,增强讲解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我们不仅要让游客了解这段历史,也要让他们在参观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山东威海干部学院刘公岛教学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李翠翠说。
浓缩百年近代史的刘公岛谱写了“到刘公岛读懂中国”的时代篇章。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展馆详细展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时代意义和丰富内涵;历史选择展馆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的大视野,回答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国帜主题公园的石墙上,张伯苓先生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穿越百年时空仍振聋发聩……
以“刘公岛开学第一课”为例,已有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20余所高校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设在刘公岛。从2018年至今,刘公岛累计接待教育研学班次6000多批、学员35万人次。
(大众新闻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杨威)

埃及留学生曲阜学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