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观潮 | 移风易俗怎么移进人民心坎儿里?
2025-05-22 17:20 海报新闻
婚姻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从古至今都备受重视。《礼记》中对“六礼”的规定十分严格,《仪礼·士昏礼》中有记载:“纳征:玄纁束帛,俪皮。如纳吉礼。”这种以布匹、鹿皮等作为聘礼的“纳征”环节可以算作是彩礼的雏形,彼时更强调“礼”的性质。
自汉代起,彩礼的形式逐渐货币化,金银、牲畜、布匹等实用性财物成为彩礼的主要内容,这时便有了“天价彩礼”。东汉王符在《潜夫论·浮侈篇》中这样形容当时普通人家的彩礼:“一飨之所费,破毕生之本业。”更别提皇家“聘皇后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花费之高令人瞠目结舌。到了经济空前繁荣的唐代,聘礼成为判定婚约关系存在的重要物证,更使攀比之风盛行。《贞观政要》中也有对“天价彩礼”的记载:“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论数定约同于市贾,甚损风俗。”唐太宗、唐高宗都曾试图整顿,但攀比之风难刹。细究发现,是古代的门第观念和女性的经济地位导致这一现象在历朝历代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