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观潮 | 移风易俗怎么移进人民心坎儿里?
2025-05-22 17:20 海报新闻
移风易俗、成风化人,离不开软性约束和硬性制度。农村是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重点区域。农村是典型的熟人社会,村内的伦理规范对村民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各地的实践表明,移风易俗不能走极端,采用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等柔性治理方式是上上之策。这种方式既尊重了村居生活习惯,又发挥了党员干部的作用,不易引起群众反感。譬如薛城将婚丧改革等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规民约,明确奖惩措施,全区各村、社区实现村(社区)红白理事会100%全覆盖,民政部门定期对红白理事会成员进行培训,引导红白理事会成长为移风易俗的重要载体;台儿庄区邳庄镇健全移风易俗积分制,以“有形实物”强化“无形引导”。此外,法律法规层面的硬性约束必不可少。今年2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回应了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出资等问题,5月10日起施行的《婚姻登记条例》增加了“治理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等内容,为高额彩礼戴上刚性“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