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新一轮集采启动,进口药更好开了?

2025-07-23 06:19   中国新闻周刊

  当然,按照品牌名报量也有助于患者降低更换药品带来的风险,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此前,按照通用名报量,患者原先的用药习惯或被直接打断,更换其他品牌的药品会导致患者去其他渠道购药,医生对病人进行健康管理的能力也随之下降。而新规将降低患者更换药品的概率,也有助于药企稳定预期,其保住原有市场份额的可能性大增。这轮集采优化规则后,原研药只要愿意在合理区间内降价就能纳入,因为不再按照最低价的1.8倍中标,降价幅度应不会像上一轮那样大。至于在医院能否开具,主要看原研药是否入选。

  新规还明确了需求量减少,或因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等需求量不稳定的药品,可由医疗机构作出说明后下调报量。公立医院提供非基本医保服务时使用的药品耗材,不纳入集采报量和使用监测范围。这两点有助于医疗机构更好地根据临床需求确定自身用量。

  总体来看,集采新规给市场带来了一定利好,表明集采将不再寻求以价格来颠覆临床供给,而是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推动药价持续下降。由于竞争充分的要求排除了诸多药品的纳入,未来非集采药品如何设定医保支付价仍值得关注。对医疗机构和患者来说,集采新规有助于稳定临床预期,提高药品供给的可持续性和自主性。

  (中国新闻周刊)

  

责编:马婉莹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