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戎装换征衣,丹心护文脉

2025-06-30 17:00   海报新闻

  5月底进入四普二阶段收尾关键期,我需找荆家镇、起凤镇、唐山镇文化站站长签署两本普查日志。5月21日下午外出签字时,前两站都很顺利,抵达唐山镇后发现唐山日志本丢失。搜寻无果后,我马上汇报给了领导。后经警方协助,查看沿途监控、到村询问相关人员,千辛万苦之下才得以寻回。那一刻,焦灼了一夜的我才算是“活”了过来。虽然没有一个人埋怨我,但我的自责、愧疚,差点淹没了自己。

  两段工作失误,如同一面镜子,直接暴露出了我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两次失误虽然事情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究其原因,就是自己太过依赖于主观经验,刻苦钻研精神不足,工作不认真、考虑问题不细致导致的。命名失误的经历让我认识到文物工作不能只凭主观臆测,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办事才能不出问题;丢失普查日志的经历则给我敲响了更为沉重的警钟。四普日志记录着文物发现的第一手资料,是衡量四普数据是否真实有效的重要依据,而且上面有各镇、村文物长的签名,内容较敏感。这个本子一旦丢失,后续补起来会很麻烦,正值第二阶段收尾关键时期,在此节骨眼上掉链子,无异于给自己和团队平白无故增加了工作负担和隐患。这段经历让我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常怀敬畏之心才能不出纰漏。

  从南沙卫士到文物工作者,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守护的初心。过去,我用身躯捍卫祖国领土。未来,我将以更高的工作标准投入到文物保护事业当中,为传承和弘扬桓台历史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 耿凯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