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充电宝召回:行业人士怒揭“内卷”弊病
2025-07-01 11:29 央广网
“使用环境对充电宝安全影响也十分显著。”晏志强说,充电时若将其置于被褥、车内、密闭盒子等散热不良处,或暴露在阳光直射下,尤其当车内温度超40℃时,充电宝可能触发“热失控”。实验表明,高温下充电宝起火仅需3秒,火焰直径可达半米。此外,汗液、盐水等液体侵蚀电芯,也可能致使充电宝短路、腐蚀,释放有毒气体。
晏志强补充说,错误的使用方式同样为充电宝安全埋下隐患。长期插电不拔,整夜或连续多日充电,即便有保护电路,劣质产品仍可能因电路失效而出现过充、发热,甚至爆炸。频繁充放电会加速电芯老化,当外壳鼓包,即锂离子析出时,应立即停用,否则爆炸风险剧增。使用劣质充电器或输出功率不匹配的充电器,同样可能引发短路。
除了上述技术与使用层面的风险,专业人士还从宏观层面剖析了问题根源。
奥维云网(AVC)厨卫事业部高级研究经理徐荣超向央广财经分析,他认为,问题产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部分商家违规生产,虚标参数以次充好;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足,行业标准亟待更新;个人使用存储不当,同时部分产品使用警示不明显。
针对这些问题,徐荣超提出解决方案:一方面,国家需提升行业标准,加强对违规产品的查处,营造安全的生产销售环境;另一方面,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带有3C标识的产品,仔细阅读说明书,规范使用充电宝,以此降低安全风险。
一位证券分析师指出,此次事件发生后,未来行业集中度将快速提升,具备技术壁垒与品牌优势的企业,有望在洗牌中实现价值重构。这场召回风暴,既是行业野蛮生长的必然代价,也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