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科产教融合驱动,共育农业工程创新人才
2025-07-01 15:56 大众网
学校打造了以人才新需求、产业新要求、技术新变化为导向(“三导向”),以课程体系优化、实践创新强化、师资水平升级为目标(“三目标”),以多学科融合、新技术渗透、培养方案优化、内外基地升级、虚拟实验创建、科技创新强化、内部融合提升、外部引聘拓展、教学手段创新为路径(“九路径”)的“三导向三目标九路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课程体系、实践创新、师资队伍的全面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生基础、创新、服务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成果丰硕,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自该培养体系自实施以来,学校已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农业工程类专业研究生就业率在98%以上,就业质量显著提高。毕业生1人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在校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获全国创新创业类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获省级以上双创奖励30余项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在学位点建设方面,立项建立国家级科研和教学平台4个,省级科研平台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在科技支撑和社会服务方面,创制了150余种农业生产智能装备,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为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和农业生产人员举办了100余场技术培训班、共培训20000余人次。这些成果在本校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推广,在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0余所高校应用,为农业工程类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成功范例,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工程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