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渤海潮评|低碳日里的滨州答卷:绿色转型的“破”与“立”

2025-07-04 11:13   

  大众网评论员 宗琮

  全国低碳日如期而至,“绿色低碳,美丽中国”的主题在全国各地激起回响。在渤海之滨的滨州,这场关乎发展方式变革的实践早已超越口号,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着一座工业城市的转型答卷。

  从铝业减排到光伏铺展,从湿地修复到全民参与,滨州的低碳之路既有壮士断腕的“破”,也有创新求变的“立”,展现了一座城市在生态与发展之间的智慧平衡。

  “破”传统产业的绿色突围滨州是山东重要的工业基地,铝业、化工、纺织等产业曾支撑起城市的经济骨架,但也带来高能耗、高排放的挑战。在低碳发展的时代命题下,滨州没有回避矛盾,而是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直面问题。魏桥创业集团研发的“铝水不落地“技术,使每吨铝生产降低能耗20%;京博石化推动碳捕集与利用(CCUS)项目,让化工排放变废为宝。这些突破证明,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能”,只要敢于革新,高碳行业也能蹚出低碳新路。

  然而,“破”的代价不小。关停落后产能、改造生产线、投入环保技术,每一步都伴随着阵痛。但滨州的选择是坚定的——短期利益让位于长远发展,资源依赖让位于创新驱动。这种转型决心,恰恰是低碳发展最需要的“破局之力”。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